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案例

魏征直言进谏

日期:2021-07-01

查看次数:405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魏征直言进谏

 

作为唐太宗时期的谏议大夫,魏征以敢于“犯颜直谏”为人所称道。他前后陈谏之事多达二百余件,多次劝说李世民应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在谈到魏征的时候,李世民也曾说道:“我十分敬重魏征,因为他常常不怕得罪我而直言进谏,目的是不让我犯错。”

有一次,李世民问魏征:“一个皇帝怎样才能算是明智清醒呢?”魏征回答:“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李世民请魏征详细地说下去。魏征告诉李世民:“从前尧帝之所以能了解民生疾苦,在于他能详细地询问老百姓;而舜帝之所以不会被治水无能的官员所蒙蔽,是因为他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相反,秦二世偏信赵高的话,最终导致身死亡国之祸;梁武帝因为偏信朱异的话,没有及时地攻打侯景,最后侯景攻陷了台城,梁武帝也因此忧愤而死;而前朝的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本来国家早已动荡不安,可虞世基却不让隋炀帝知道,以至于隋炀帝依旧日日寻欢作乐,最后被身边的人杀掉。陛下作为皇帝更应该吸取经验教训,要广泛地听取和接受多方面的意见,这样才不会被一两个人蒙在鼓里,才能知道朝廷内外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

听了魏征的建议之后,李世民从此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从而明辨是非,为“贞观之治”这一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无论是国家官员还是公司老板,如果不能做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那么很容易就被亲近的几个人所蒙蔽。围绕在领导者身边的几个人,形成特殊利益并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来维护特殊利益。如果领导者听到了并相信另外的信息或思想观念,就会动摇身边几个人的信任,甚至会触动他们的利益。

【启示】此事例印证:“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魏征是“言之者”,李世民“闻之者”,二人都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故能相互依存。

(摘录自陈杰思著:《廉》,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