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案例

郑成功从义不从父

日期:2021-07-01

查看次数:430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郑成功从义不从父

 

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他的父亲名叫郑芝龙。在清朝初年,郑芝龙拥有数万作战英勇的水军,与清朝对抗。然而,当清军攻打进来的时候,他却被清军的势头震住了,对抗清失去了信心,并生了投降之心。

清廷答应将郑芝龙封为闽浙总督,并要求他给儿子郑成功写劝降信。此时的郑成功带兵驻扎在东南沿海地区,脱下儒服,投笔从戎,决心举义旗反抗清王朝暴行。

在投降之前,郑芝龙曾有自己的打算,因为他觉得自己带这么多的军队投降,清廷一定会给自己高官厚禄。但他却怎么也想不到,归降之后,却是过着仰人鼻息、身不由己的生活。现在朝廷有令,他不得不从,便亲手写了一封信劝儿子投降。

收到父亲来信,郑成功心情十分沉重。他再三思考之后,给父亲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到:“自古以来,父亲一直教导儿子的是对国家的忠诚,而不是教儿子做叛徒。今天,您给我写这样一封信要求我投降,我是万万做不到的,也决不能做。而父亲您现在投降了清廷,或许能过上一时的安稳日子,可我却认为早已危机四伏,我相信父亲您也避免不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结局。我虽然不能投降,但出于对您的孝心,如果有一天您不幸为清廷所杀,我一定会尽做儿子的本分,为您披麻戴孝,并亲自给您复仇。对于我而言,这也是两全忠孝的唯一办法了。”信写完之后,郑成功派人送给自己的父亲。

郑成功拒不投降,对于清廷而言,郑芝龙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果然,过了不久,郑芝龙连同全家11口人都被清廷找借口杀掉了。

【启示】此事例印证:“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郑成功在父亲做了劝降的不义之举以后,并没有从父之令,反而是违反父亲的命令,这是对国家民族的大孝。

   经典例示

 

(摘录自陈杰思著:《孝》,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