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旗帜陈嘉庚
日期:2021-06-29
查看次数:417
T 浏览字号
华侨旗帜陈嘉庚
陈嘉庚(1874-1961年)是我国有名的民族企业家。他是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人,九岁的时候在南轩私塾念书;十七岁的时候,他南渡到新加坡,帮助父亲经营米店。
然而没过多久,他父亲的米店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破产,陈嘉庚便接手了米店。因为他经营有方,很快米店的生意就重新红火起来,他还用赚得的钱第一时间替父亲把欠下的债还了,因此而受到人们的赞誉。
事业顺利的陈嘉庚把眼光瞄准了橡胶种植,于是他成为了新加坡最早引进橡胶并大规模种植的人,将橡胶制品加工工业首先投入大规模的生产。接着,他又兼营菠萝罐头厂,还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泰国、马来西亚和厦门等地。
在他事业最鼎盛的时候,他开办三十多家厂,一百多间商店,垦植一万五千多英亩,拥有雇佣职工三万。青年时代的陈嘉庚由于看到清廷的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国家更是陷入危难之中,于是便立下报国之志。
1910年,陈嘉庚剪去了长辫,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的浪潮。为了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他响应号召,先后为其募集资金达二十余万。
接着,陈嘉庚又陆续在自己的家乡集美开办了中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业等十所学校;学校内部建有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统称为“集美学校”。1919年4月,陈嘉庚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将他在新加坡的价值数百万元的不动产全部捐给集美学校,作为学校的长久资金。
1919年6月,陈嘉庚回国常住。他看到那个时候的福建连一所大学都没有。于是便决定筹办厦门大学。他先认捐了一百万的开办费,并在十二年内付款三百万用作常年费用。其实,陈嘉庚当时所积存的资金仅四百万元,但他却宁愿倾尽一生的积蓄,也要将厦门大学办成“南方一强”。
然而现实中的陈嘉庚生活却十分简朴。当时,他在集美村的私人住宅曾遭到两次破坏。但他始终不愿修缮自己的住宅,反而拿出数百万元去修理和增建集美校舍。
晚年的陈嘉庚就住在集美学校办公处楼上的一间普通屋子里,屋中的办公桌椅和其他的用品都十分陈旧。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张旧沙发,已经有许多年头了,但陈嘉庚一直不愿换新的,只是将坐垫换了又换;同时,他还找来一块小木板,做成活动书写板,需要的时候就搁在扶手上,他常常在这块木板上写作。他为自己写下一句座右铭:“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并且身体力行。
为了支持抗战,陈嘉庚四处奔走,在海外华侨中募集巨款支援抗战,仅仅在1939年,他就募集到了高达十八亿元国币的抗战军费。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嘉庚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接着又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因病在京逝世。弥留之际的陈嘉庚心心念念的是“把集美学校办下去”,他更是留下遗嘱,令后人将三百万存款全部捐献给国家,却没有留给自己的子孙一分钱。
【启示】此事例印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道沦丧,人心败坏,世风腐烂,此即“亡天下”。陈嘉庚先生生活简朴,倾其所有,捐资助学,实为挽救世道人心的善举。
(摘录自陈杰思著:《忠》,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