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公论
日期:2021-06-25
查看次数:434
T 浏览字号
陈寿公论
陈寿在写《三国志》之前,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翻阅了很多在三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一一仔细了解。不仅如此,他还搜集了大量的私人笔记资料,资料中提到或发生事件的地点,他统统都要再去现场仔细勘察,力求真实、全面地展现这段历史。
有一天,陈寿的亲戚来到家里做客,谈论起《三国志》的书写进度时,亲戚问道:“你打算如何写诸葛亮这人呢?”陈寿回答道:“诸葛亮是一位功不可没的历史人物,应该予以肯定。”听到陈寿的回答,亲戚勃然大怒,大声指责陈寿忘记了家仇,大逆不道。
原来,陈寿的父亲曾在诸葛亮身边任一名将官,但因为陈寿的父亲犯了错,执法严明的诸葛亮发现后,狠狠地训斥了陈寿的父亲,还按照军规处罚。陈寿的父亲感到十分后悔与羞愧,终日郁郁寡欢,最后积郁而亡。因为这件事情,家里的亲戚便将所有的错误怪罪到诸葛亮身上,认为陈寿父亲的早亡是诸葛亮造成的。那位亲戚离开之后的几天,陈寿心中十分纠结,整日在书房来回踱步,不知如何是好。
一日,有位朋友来拜访陈寿,陈寿当时为此事十分烦恼,于是便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朋友,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好的建议。朋友听到陈寿的述说之后,并没有直面回答陈寿,而说道:“人们都称赞司马迁的《史记》,说它正直公允,准确无误,不假意赞美,不隐瞒丑恶。你这部《三国志》是否也能如此呢?”
一语点醒梦中人,听了朋友的话,陈寿忽然意识到:当年司马迁宁肯得罪皇上,也要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而自己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首先要做到真实地书写历史,诚实无私地给后人还原一个真实的时代。怎么可以因为自己的私人恩怨就歪曲历史呢?这样做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呢?
于是,陈寿便又投入到了编写工作中,很快就完成了“诸葛亮传”的部分。在《三国志》中,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恰恰就是《诸葛亮传》。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进行赞扬与肯定,称他“开诚心,布公道”,为世人还原了真实、光彩的诸葛亮。
【启示】此事例印证:“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向隅。”陈寿没有因为自己的父亲受到诸葛亮的惩罚,就利用修史的机会进行报复,仍然对诸葛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最后成为史学大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摘录自陈杰思著:《义》,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