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课堂
日期:2021-06-25
查看次数:448
T 浏览字号
爱心课堂
有一名英国医生,曾经到南部地区去探望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刚走进校园,就看到了惊奇的一幕:一个一瘸一拐的男孩拄着拐杖从她面前走过;一位眼睛上蒙着纱布的小女孩,被一个比她小三四岁的男孩小心翼翼地搀进教室。
医生感到十分惊奇,就忍不住问道老同学:“你们这里有那么多残疾的儿童吗?”老同学听完之后,笑着说:“是这样的:他们都不是残疾人,这是我们学校特别开立的一门‘爱心增长课’。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同情别人的痛苦与不幸,从而对别人充满爱心,乐于帮助他人。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都要过一个盲日、一个病日、一个聋日、一个肢残日和一个哑日。比如啊,学生的眼睛要在盲日被严严实实地蒙住,以至于什么都看不到,这样就需要别人来帮助他。与此同时,被蒙住眼睛的同学与帮助她的同学都可以从中学到体谅他人与帮助他人的快乐。
“这太神奇了!我可以看看他们吗?”英国医生惊奇地说道。老同学回答说:“当然可以啊!”
于是,老同学带着医生来到那位蒙着眼睛的小女孩面前,语气很亲切地问:“你一天到晚看不见,不觉得难受吗?”小女孩仰起头,回答说:“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有点不舒服,感觉到很不方便,但是后来想到那些一辈子都看不到的人,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幸运的。”
接着,小女孩兴致勃勃地告诉医生:“老师告诉我们,只有感受到别人的痛苦与不幸,才会真心地关爱和体谅他们。现在自从过了盲日、病日、哑日和肢残日之后,我觉得我的爱心增长好多!比起原来,我觉得自己成长好多,现在我只要看到那些残疾人和需要帮助的人,我都会主动地跑过去帮助他们,然后我自己也会感到很开心,很满足。原来帮助别人真的可以让人变得很开心呢!”
【启示】 此事例印证:“以己量人谓之恕”。要换位思考,站在盲人、病人、聋哑人和肢残者的角度,才能体会到他们的痛苦,从而能够体谅他们、帮助他们。
(摘录自陈杰思著:《仁》,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